炒作药品招商有哪些猫腻?揭秘行业内幕

2025-03-11 法律法规 26 大将网
选择读文语音:

药品招商领域存在诸多不为人知的“猫腻”和行业内幕,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,也损害了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利益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“猫腻”和行业内幕:

一、招标环节的暗箱操作

1、虚高定价:药企或医药公司在投标时会刻意抬高价格,以保证在支付各种“营销费用”后仍有利润空间,一种药品的出厂价可能很低,但投标价却是出厂价的数倍甚至数十倍。

2、打点关系:为了中标,药企需要向招标办的核心成员、专家库中的专家以及医院的相关人员进行公关,这些所谓的“营销费用”大部分用于此,导致中标价远高于实际成本。

3、剂型变换获利:一些药企将中标后的药品进行剂型变动,如把药片改成胶囊,或将针剂改成冻干粉剂,再添加一些无关紧要的成分后按新药报批,从而规避招标规则,以新药的名义重新参与招标,获取更高的价格。

4、质量层次差异:药品分不同的质量层次,如进口药、原研单位和单列定价药品等属于一类质量层次,可直接中标,而平价药因没有回扣或回扣不多,可能无人投标,导致高价药更容易进入医院。

二、招商环节的欺诈行为

1、广告虚假宣传:招商广告常常使用夸大其词的标题和内容,如“生产百万富翁的流水线”“一年创造100个百万富翁不是梦”等,吸引代理商的注意力,但实际上产品本身可能并不具备如此神奇的效果或市场潜力。

2、承诺难以兑现:招商方在广告或合作书中会做出很多诱人的承诺,如“赚不到钱可退货”“建立100个样板市场、央视投入2000万广告费用”等,但这些承诺往往只是空头支票,难以兑现。

3、概念炒作误导:通过炒作一些子虚乌有的概念来吸引代理商和消费者,一些普通的保健品被宣传为具有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,或者一些药品被夸大其疗效和适用范围,导致代理商和消费者上当受骗。

4、圈钱跑路:部分不良企业以招商为名,行圈钱之实,他们收取代理商的货款后,只提供少量的货物或根本不提供货物,然后迅速消失,给代理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
三、代理环节的不合理条款

1、代理权不稳定:招商企业在与代理商签订合作协议后,可能会在代理商毫无违约行为的情况下,随意收回代理权,将产品另嫁他人,导致代理商前期的投入付诸东流。

2、支持不兑现:招商时承诺会给代理商提供各种支持,如市场推广支持、培训支持、广告支持等,但在代理商真正开展业务时,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,导致代理商孤军奋战,难以打开市场。

药品招商中的种种“猫腻”和行业内幕严重损害了市场的公平公正,增加了患者的用药成本,也让代理商承受了巨大的风险,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,规范市场秩序,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同时代理商自身也应提高警惕,仔细甄别招商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,避免陷入这些陷阱之中。

声明:大将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邮箱845981614@qq.com处理!
广告位招租:845981614
横幅广告